2020年“零申报”标准出炉!解除误区避免风险!
来源:http://www.hxgf.org 发布时间:2020/1/19 17:05:40 作者: 浏览:2666
企业在初创期,经常会遇到“零申报”的情况,但是不少纳税人对零申报的理解存在误区,容易造成申报异常。2020年税务稽查更加严格,企业纳税申报一定要合法操作,勿踩红线!
企业零申报标准
企业是否可以进行零申报处理,其判断标准如下:
1、增值税零申报:小规模纳税人应税收入为0,一般纳税人当期无销项税额,且无进项税额。
2、企业所得税零申报:纳税人当期未经营,收入/成本基本为0。
3、其他税种零申报:计税依据为0时。
简言之:在纳税申报所属期内,收入、成本和费用均为0,企业才能零申报。
零申报的三大误区
误区一:长期亏损的企业,企业所得税做零申报处理。
不可以!企业的亏损可以向以后五个纳税年度结转弥补,如果做了零申报,则第二年盈利就不能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了,会造成企业损失。如果当年做了企业所得税零申报,却将亏损延长到以后年度扣除,是违反税法规定的,所以亏损企业要慎重零申报。
误区二:当期销售额符合免税条件,企业免税收入做零申报
不可以!虽然按照规定办理了增值税减免税备案,应纳税额为0,但是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应向税务机关如实申报。正确的申报方式: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第12栏“其他免税销售额”中,如实填写享受免税优惠的数额。
误区三:已经缴纳税款做零申报
不可以!即使企业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已经缴纳了税款,依然不能简单地做零申报处理。正确的处理方法:在申报表的规定栏目中如实填写销售收入(包括代开发票的销售额),网上申报系统会自动生成企业已经缴纳的税款,从而进行冲减。
长期“零申报”后果
1、罚款。税务机关将纳税人纳入监控范围,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纳税评估。发现其存在隐瞒收入、虚开发票等行为,要求补缴当期税款与滞纳金,并按规定对其处以罚款。
2、影响纳税人信用等级。根据《纳税信用管理办法》相关规定非正常原因1年内连续3个月或累计6个月零申报的企业,纳税信用等级不能评为A级;如果提供虚假的申报材料去享受税收优惠,纳税信用将直接降为D级。
3、发票减量。对长期零申报且持有发票的纳税人,发票降版降量。同时按规定要求纳税人定期前往税务机关对发票的使用进行核查。
企业要进行零申报,也一定要按期做账,按时抄报税。如果公司确实没有应税收入,建议慎重考虑是否要继续经营,而不想继续经营的公司必须及时注销。
华厦再次提醒纳税人:一定要正确进行零申报!违规零申报不仅会造成企业利润损失,更会影响企业信用,增加税收风险。
企业零申报标准
企业是否可以进行零申报处理,其判断标准如下:
1、增值税零申报:小规模纳税人应税收入为0,一般纳税人当期无销项税额,且无进项税额。
2、企业所得税零申报:纳税人当期未经营,收入/成本基本为0。
3、其他税种零申报:计税依据为0时。
简言之:在纳税申报所属期内,收入、成本和费用均为0,企业才能零申报。
零申报的三大误区
误区一:长期亏损的企业,企业所得税做零申报处理。
不可以!企业的亏损可以向以后五个纳税年度结转弥补,如果做了零申报,则第二年盈利就不能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了,会造成企业损失。如果当年做了企业所得税零申报,却将亏损延长到以后年度扣除,是违反税法规定的,所以亏损企业要慎重零申报。
误区二:当期销售额符合免税条件,企业免税收入做零申报
不可以!虽然按照规定办理了增值税减免税备案,应纳税额为0,但是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应向税务机关如实申报。正确的申报方式: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第12栏“其他免税销售额”中,如实填写享受免税优惠的数额。
误区三:已经缴纳税款做零申报
不可以!即使企业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已经缴纳了税款,依然不能简单地做零申报处理。正确的处理方法:在申报表的规定栏目中如实填写销售收入(包括代开发票的销售额),网上申报系统会自动生成企业已经缴纳的税款,从而进行冲减。
长期“零申报”后果
1、罚款。税务机关将纳税人纳入监控范围,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纳税评估。发现其存在隐瞒收入、虚开发票等行为,要求补缴当期税款与滞纳金,并按规定对其处以罚款。
2、影响纳税人信用等级。根据《纳税信用管理办法》相关规定非正常原因1年内连续3个月或累计6个月零申报的企业,纳税信用等级不能评为A级;如果提供虚假的申报材料去享受税收优惠,纳税信用将直接降为D级。
3、发票减量。对长期零申报且持有发票的纳税人,发票降版降量。同时按规定要求纳税人定期前往税务机关对发票的使用进行核查。
企业要进行零申报,也一定要按期做账,按时抄报税。如果公司确实没有应税收入,建议慎重考虑是否要继续经营,而不想继续经营的公司必须及时注销。
华厦再次提醒纳税人:一定要正确进行零申报!违规零申报不仅会造成企业利润损失,更会影响企业信用,增加税收风险。